傳統企業線上“觸電” 電商培訓應景圈地
京東網上商城又獲投資,這次是超10億美元;李寧公司投資1000萬美元,與美國AcquityGroupLLC公司合作,將打造新的產品線,主要用于開拓美國的電子商務市場;百麗也宣布,3~5年內公司20%的銷售投入將用于電商。
專門從事電商的創新型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很多傳統企業老板已經按捺不住。一時間,傳統企業紛紛“觸電”,開始線上跑馬圈地。
只是,從線下轉到線上,路途是否坦蕩?傳統行業如何擁抱電商?面對傳統企業的這些難題,電商培訓應運而生。
電商人才的培訓需求
派代商學院院長邢孔育認為,傳統企業從線下轉到線上,“要解決心態、觀念以及體制問題,企業老大要有長期作戰的決心。”
派代商學院創建于2010年11月,由電子商務行業交流平臺派代網衍生而來。派代商學院以電子商務著眼,提供相關戰略規劃、市場分析、企業管理、網站運營、網絡營銷等多方面的培訓課程。
邢孔育的上述觀點來自于實踐,也來自同行間的交流。如酒仙網CEO王秀明所言,“電商發展,像是大海,海面上不平靜,海底更是暗潮涌動”。
派代網分析師李成東說,電商主要在近兩年爆發成長,傳統企業想做電商,很自然地出現了培訓的需求,電商企業在膨脹,所以各種人才需求的增加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
TCL副總裁兼電商公司總經理肖鋒說,“TCL的電商團隊一共72人,業務量做得越大,投入越大,現在仍比較缺人。”
“電商目前缺的就是人才,作為電商的服務廠商,我們也面臨人才短缺的問題。”ShopEx副總裁蔡鵬說。
與派代商學院僅針對CEO培訓不同,億瑪客網絡營銷學院創始人楊維鵬說,他們提供的是針對草根一層的 “網絡營銷技能培訓”。楊維鵬目前也在跑馬圈地,“這方面的需求太大了”。邢孔育也表示,他們將會于年底開設“實操技能方面的培訓”。
做類似培訓的不只是他們,廣州單仁集團、億瑪在線、贏想力網絡科技,艾瑞學院等在培訓領域也是聲名鵲起。據了解,單仁集團有一家服裝公司。王秀明說,“他們將理論付諸公司實踐,實踐出來的結論再教給學員。不同培訓機構都有著不同的特色,有的理論偏強,有的偏實戰,有的善于做整合營銷。對于我們而言,都能學到有用的東西。”
不同的企業不同的套路
前幾天,邢孔育去了一家家紡企業做“電商內訓”。“現在很多傳統企業都有意識做電商,老板越來越看重電商的發展,不僅派員工外出參加培訓,同時也會請人去企業內部做培訓。”邢孔育說,“不同的企業背景,做電商的套路也不一樣,個性化的服務需求也越來越多。”
以提供“干貨”著稱的派代商學院去年年底舉辦了第一期電商總裁班培訓,共13人參加,每人學費3萬元。預計4月23~4月25日正式開課的第二期培訓,現在有20多人報名,為期3天的培訓,費用仍是3萬元。據透露,3天課程,主要是讓一些做得好的電商老板來傳授經驗。“既然電商勢在必行,那究竟應該怎么來做?”
“第一期的學員里80%來自于服裝行業,我們的學員主要是企業老大。‘頭效應’在電商實際操作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很多企業有決心做電商,并且愿意投入高成本,但是實際過程中可能會碰到很多問題,很多電商計劃會半路夭折。”在邢孔育看來,“現在傳統企業做電商最重要的問題是觀念和意識。既然投資下去,老板肯定希望很快看到業績,但如果部門之間配合不好,可能導致推動起來很慢,很多做電商的傳統企業老板會很著急。實際上,京東商城做到今天,也是有了好幾年的基礎。一定要意識到,電商是一個長線投資,最起碼要有3~5年的基礎。”
其實從2007年開始,就有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開始嘗試做電商。“以前傳統企業做電商還是個體現象,現在是普遍現象,但目前而言,國內傳統企業做得好的電商品牌還不是特別多。”浸淫電商領域10多年,被稱為“江湖大俠”的邢孔育告訴記者。
邢孔育說,“我們的培訓對象主要是身處互聯網圈外、又想做電商的人,對于沒做過電商的人來說,70%~80%的問題都是一樣的,比如說價格遇到沖突怎么辦、渠道怎么平衡、人員薪酬怎么來定?而且幾乎99%的傳統企業都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就要向他們傳授經驗,希望大家不要走彎路。”
3~5年后的重點是操作
對于當下電商的發展現狀,邢孔育說,做自己品牌的,往往是抱著試試看的態度一步一步走過來的。已經在線下擁有知名品牌的企業,可以通過淘寶等模式,慢慢完成從0到1的積累。而線下沒有品牌的企業,很難通過第三平臺做到積累。
很多品牌商糾結的是,“我們是把自己的品牌在互聯網上發揚光大,還是做像京東那樣的渠道品牌?”許多帶問題而來的傳統企業,在與邢孔育的交流過程中會得到相關的解答。邢孔育說,他更建議前者,即專心做自己的品牌。電商發展迅猛,但還沒有到深耕細作的時候,很多品牌商還在做黃粱夢,“心存雜念的品牌商會得到教訓,反而是那些專心經營自己品牌的公司會生存下來。”
邢孔育說,過去10年是B2C成長最燦爛的10年,現在B2C已形成了龍虎爭霸的局面,很難再有企業超越。而從2008開始的10年,則是電商品牌誕生的最好時機,一些新的品牌開始利用互聯網發力。對于傳統品牌而言,就要看誰的速度更快。這就是當下產生電商培訓的背景。
邢孔育認為,派代商學院針對CEO的培訓是階段性需求,“可能3~5年以后,這樣的培訓就不會存在了,因為整個行業偏于明朗,業內誰做得好或不好,大家都能夠辨別得出來,相互間的溝通在線下已經形成,至少不存在觀念性的問題。現在有很多傳統企業還存在觀念上的疑惑,而派代商學院主要解決的是觀念上的問題。但是,操作層面的培訓會一直都存在。”
在邢孔育的概念里,電商不是行業,而是每個企業的“標配”,只不過在每個企業應用的深淺程度不同而已。當所有的企業都存在電商時,就不會存在電商的培訓,但會存在網絡營銷的培訓,庫存、打包等這些實實在在的崗位培訓。目前專做CEO培訓的派代商學院,今年底或明年初將涉及操作層次的培訓。
本文經授權 由易分銷發布,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m.cctviv.com/college/news/1579.html
《免責聲明》如對文章、圖片、字體等版權有疑問,請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