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分銷渠道與傳統分銷渠道的沖突
進入網絡時代,營銷的主要變革主要體現在渠道方面。企業越來越多地采取直接渠道模式,信息技術的使用,使企業與顧客之間的單項信息傳遞轉為雙向交流。而網絡分銷渠道和傳統分銷渠道的沖突也日益凸顯。
一、成本或價格方面的矛盾
網絡分銷相對于傳統的分銷在產品最終價格上有較大競爭優勢,這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企業成本降低,由于網絡營銷使企業節省了大量的廣告、促銷費用,產品定制化降低了企業維持庫存的壓力,甚至可以出現零庫存,從而減少了企業維持庫存的成本;
(2)流通環節的減少,以前企業的產品銷售出去,一般要經過批發商、零售商再到消費者手中,每經過一個環節,必然要使產品的價格上升以反映批發商和零售商的利潤要求,而網絡營銷是一種直復營銷,一般是消費者直接與生產企業聯系,商品直接由生產者通過自己的分銷渠道或第三方物流公司送達。這樣就使商品流通環節大大減少,這也必然引起價格的下降;
(3)價格競爭的結果,網絡使消費者的選擇面極大地擴展了,這使他們得到產品價格信息特別容易,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為了吸引消費者購買,企業和網絡中間商不得不制定較低的價格;
(4)信息對稱的結果,在傳統營銷中,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對稱的,生產者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所以在定價中他們就會處于一個有利的地位,而在網絡時代,消費者要獲得有關產品的制造成本的信息將不會很困難,他們在信息的掌握方面可以說和企業處于一種對等的地位,這時企業要想再憑借信息優勢地位獲得超額利潤已不太可能。
二、效率和效果方面的沖突。
傳統的銷售渠道是以固定的地點以及不變的營業時間為特征的。而互聯網上企業是以數據庫為特征的網上“商店”所組成。它的銷售空間隨網絡體系的延伸而延伸,沒有任何地理障礙和時間限制。因此,這種有別于傳統銷售企業的網上營銷,具有全新時空優勢。網絡的互動功能為企業提供了高效率,傳統的營銷手段如媒體廣告、展覽、產品目錄等只能提供單項的信息輸送,消費者處于被動的地位。營銷部門因無法及時獲得消費者的反饋信息而不能對那些缺乏營銷有效性的部門和人員做出調整,從而影響企業的盈利。計算機網絡則可以提供即時的交流,潛在的消費者和顧客還可以借助網絡的幫助與銷售商、技術人員進行對話,了解自己感興趣的產品和服務,并提出問題,銷售商根據顧客信息對產品進行改進,或推出新產品,顧客需求滿足的時間被大大壓縮。
三、社會和心理方面的反差。
顧客對網絡購物這種新生事物的接受要經過一個緩慢的過程。目前大部分的消費者還是習慣到傳統的實體商店去購買自己需要的產品,購物已是生活方式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且對于一些因為勞動生產率提高而擁有了更多閑暇時間的人,特別是一些家庭主婦來說,購物是她們娛樂、交往和消磨時間的方式,她們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購物,這就為大商場、超市的存在提供了理由。傳統的購物心理是眼見為實,消費者可以通過味覺、觸覺、聽覺等來感受商品,從而影響其購買行為。而網上購物方式基本上屬于人機交往,溝通形式簡單,交易過程單一,消費者既體驗不到商場購物討價還價的樂趣,也無法從交易過程中得到自我能力的驗證。網上購物方式,消費者既享受不到商場購物條件下人員服務的待遇,也體會不到受人注意和受人尊重的“上帝”感覺。 網絡營銷無法適應所有的產品。網絡營銷因其虛擬性,生產者雖然可以盡情展示其產品的內部結構、功能等,但消費者無法接觸到有形產品總是它最大的缺陷。
綜上,可從網絡分銷渠道和傳統分銷渠道的沖突中看出兩者的差異,也能找到兩者的交集,兩種營銷渠道其實各有優勢,他們更多時候是在滿足不同群體的不同需求,分銷的產品和分銷成本又有著一定的差異,這為兩者取長補短、相互融合提供了可能。
本文經授權 由易分銷發布,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m.cctviv.com/college/news/119.html
《免責聲明》如對文章、圖片、字體等版權有疑問,請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