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功進貨經歷
開網店找貨源里邊學問也很大,尤其是服裝貨源,水很深,沒有經驗的新手去找代理貨源時一定要多多留心,而且要有前瞻性,才能進到優質又暢銷的貨源。第一桶金并不好賺,哪怕是目前大熱的網上開店,不過萬事開頭難,相信有了經驗之后,你的開網店之路會越來越順暢的。
記得本人以前在網上女裝進貨被騙,多少還是受到了不小的打擊。之后又折騰了一段時間,其間特意回過老家一趟,跟做過10來年的親戚學習服裝的基本常識。最后發覺,女裝雖然市場很大,但是女裝款式太多,流行趨勢很難把握,再加上本身對于女裝沒有什么概念,覺得單純為了順帶減少庫存而做女裝,確實有點不負責任。
那時候已經是10月底了,氣溫下降了很多,感覺自己也該加點衣服了。回想起自己買衣服的過程,只要感覺中意的,尺碼合適就好。這個“轉念一想”,在我一籌莫展之際,給了我很大的觸動,既然女裝沒有找對路,那改做男裝又如何呢?
氣溫不斷降低,服裝旺季悄然走近。男裝一樣可以通過網絡銷售,從運輸角度來講也是非常行得通的。其次,男裝的款式樣式不像女裝那樣幻化無窮,流行趨勢相對集中,從自身角度也更好把握。
當時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如果進貨賣不出,那就自己消化吧,至少不會太過浪費。還有一點,雖然本人長得不怎么地,但是做拍照用的衣架還是說得過去的,這樣就節省下了拍攝的開支。
與其無路可走,不如摸著石頭過河:最后決定嘗試做男裝。開始搜索男裝的相關內容,關注男裝流行款式,尋覓貨源信息。把淘寶男裝的頁面算是翻了個底朝天,能進貨的平臺也是看了不知道多少。
考量再三,最終選定兩款熱銷的羽絨服,準備進貨。進貨的渠道選擇先從網絡入手,有了上次的經驗教訓,謹慎了很多。這次選擇的切入點,直接從實拍圖入手,然后咨詢衣服的相關特征屬性和基本參數。幾個批發網站問下來,聽對方介紹的多了,自己對這款衣服多少都算有點專業了。在和其他供貨方交流過程中,無形就提升了自己專業水準,只有先專業起來,才能盡量減小批發商“欺負”新手的力度,否則吃虧的將是自己的鈔票。在對零售價格有了初步了解后,開始貨比三家打探批發價格。
批發價格在一定的限度內,略有差異是很正常的,遇到差別較大的情況,那就要戒備心提起。那時,我人在上海,盡量選擇周邊的地區,以便考察的同時也縮短了風險周期。明知道,不是廠家一手貨源,那也沒有辦法,畢竟這么點量,去找廠家,廠家也不會過問的。收聽到天氣即將降溫的預報后,覺得羽絨服熱賣的時機來了;經過慎重篩選,最后通過網絡找到位批發商,拿了兩手貨。
拿到貨后,質量過硬,對得起進貨價格,心里美滋滋。當時采取了網路結合實體的形式,剛好趕上了冷空氣來襲,兩手貨在一周就消化掉了,挺開心的。
對于行業老手來說,這也有點太小菜一碟了:僅僅兩手貨而已。然而,對于剛剛接觸男裝的新人,能有這樣的成績我覺得已經很不容易了,雖然只賺了那么點辛苦費。這點辛苦費,雖然少了點,可是我的“第一桶金”啊!
回顧這次男裝進貨,總結如下:
第一,難免多走點路,更要找對產品。很少有人開始就能找對路的,多走點路是難免的;就算是走了彎路,及時回頭也算是一種收獲。對路的產品,不僅要結合自身實際,更要迎合市場需求。借鑒他人,多多學習,也是一種積累的方式。
第二,積累專業經驗,提高專業水準。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業務水準上去了,交流談吐間自然就會無形拉近和供貨方的距離,至少讓對方覺得你還是蠻專業的。如果實在專業不了,那就直接虛心多向對方學習,不要班門弄斧,免得弄巧成拙。
第三,把握住合適的時機,相時而動,果斷出擊。“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做產品要把握住特殊的節點,比如服裝就要根據節氣時令、氣溫變化及時調整產品來應對買家需求。面對進貨選擇的產品,也是如此,把握市場需求點,最好能預見性地擇取,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以上所述觀點僅為個人結合自身的感悟,僅供參考。每天感悟一點點,每天提高一點點,品味生活,解讀自己;互相交流,多多學習。
本文經授權 由易分銷發布,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m.cctviv.com/college/ganhuo/520.html
《免責聲明》如對文章、圖片、字體等版權有疑問,請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