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常“爆倉” 快遞變慢遞
隨著圣誕、元旦、春節等節日各大網店促銷活動的啟動,快遞業成了年末最忙的行業之一。雖然往年一到歲末快遞業爆倉現象也會發生,但今年爆倉面積之大,讓不少快遞公司措手不及。
一夜之間,快遞“快”不起來了
21日是淘寶網年終大促日。大促帶來銷售火爆,也帶來快遞爆倉。“催發貨的留言都快把旺旺催爆了。”“掌柜”阿卡說,“可是我們很委屈,貨早已發出,是快遞公司壓倉,無法快速送貨。”
南京某外貿公司的李小姐是個網購達人,不過最近幾天有點“不爽”,“平時像上海、杭州的賣家,下單第二天就能收到貨,遠的如深圳、廣州的,一般三天左右也能收到。但最近,連上海發來的貨也要等上三四天。”
記者在淘寶上看到,不少淘寶賣家已貼出了致歉信。“小維同學大賣鋪”稱:“爆倉了!很多地方快遞已經到不了,請大家多多諒解。停發的地方:海南全省,河北唐山,廣西桂林以下城市,湖南懷化以下城市……”連京東商城的“大掌柜”劉強東也在微博上說:“最近頭疼的是干線運輸出了問題,平時3-5天就到現在動輒10天才到,倉儲生產能力也已經超過極限。對不起各位網友!”
對于賣家和買家的抱怨,快遞公司也是有苦難言。“我們也想快點呢,但是每天的包裹都堆積如山,來不及送。”南京速達快遞區域經理賀錦說,“第四季度歷來是快遞行業的‘春運期’,不過眼下這個旺季比以往來得早、來得急,大大超出預估。”
棒子不能只打快遞業
快遞為何變“慢遞”?江蘇省快遞協會秘書長陳菲菲分析,棒子不能只打在快遞業一家身上,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網購火爆;二是快遞公司物流水平低;三是投遞難。
就拿江蘇省來說,江蘇的快遞業務量全國第三,網購就占了五成。有關數據顯示,目前網購包裹大約占到國內民營快遞業務量的60%,網購量暴增直接將壓力傳導給了快遞企業。例如做淘寶業務的快遞公司主要有申通、圓通、韻達、順豐等幾家,淘寶的業務量甚至能占到這些公司接單的一半。尤其是圣誕、元旦、春節將至,網上各種“秒殺”、“團購”促銷活動異常火爆,網購交易激增,導致快遞公司幾乎都出現了人手不夠、運力不足的情況。
“民營快遞企業大多物流水平太低,目前至少有三成的快遞滯留在分揀中心無法及時送出。”陳菲菲說,“外資快遞公司自己備有飛機,郵政EMS有18架飛機,民營的順豐有4架飛機,其他那么多快遞公司都沒有。尤其到了歲末,客流量大,民航一般先裝客人的貨,快遞的包裹時常被甩。”
還有一個問題出現在城市中的配送環節,即進城難。據介紹,目前在很多大城市,貨車不能進城,快遞公司投遞員只能靠電動自行車送。此外,惡劣天氣以及柴油荒等現象,也直接影響了快遞速度。
練好內功,快遞業商機無窮
“快遞業的商機有多大?我給你說幾個數據。”陳菲菲有點激動,“美國3億人口,一年就有80億個包裹。我國今年有望突破30億件,今后還會成倍增長。”
顯然,相對年增幅在100%以上的中國電子商務市場而言,快遞業埋頭“跑量”的粗放發展并不能填補供需缺口。專家認為,快遞業缺少行業間的整合,不兼并重組不行,“同質化、規模小的公司多,水平參差不齊,技術含量低,信息化低。10月份,幾家民營快遞公司聲稱要漲價,但到現在沒有一家漲。都不敢漲,怕影響生意。” 拿江蘇省來說,目前備案的快遞企業就有801家,通過許可的400多家。
業內人士認為,國內民營快遞市場仍然未能擺脫發展初期“跑馬圈地”的低價競爭模式,加強自身基礎設施建設迫在眉睫。
本文經授權 由易分銷發布,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m.cctviv.com/college/news/961.html
《免責聲明》如對文章、圖片、字體等版權有疑問,請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