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跨界投資 “入流”漸成發展趨勢
臨近春節,當網絡成為民眾購置年貨禮品的重要選擇時,不少貨品卻因為物流服務跟不上被堵在了途中。隨著國內網購需求的進一步增長,物流問題成為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大瓶頸,眾多電子商務企業欲動手整合物流體系。日前,阿里巴巴集團公布了其物流戰略,計劃以千億資金建設為電子商務配套的現代物流體系。這是目前電子商務企業首單如此大手筆的跨界投資。
物流瓶頸制約行業增長
目前,物流發展滯后正日益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瓶頸。去年,京東商城在上海開辟了當時全國最大的物流中心。而敦煌網CEO王樹彤與齊家網副總裁田原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均表示,將會關注電子商務產業鏈上下游的整合機會,而并購的目標或將首先指向物流體系,以解決目前電子商務交易環節的高成本和安全性等問題。
“現在淘寶網因為巨大交易而每天產生的包裹數量非常巨大,以去年“雙11”大促銷活動為例,當天淘寶商城給整個中國快遞業貢獻了1500萬個包裹。”淘寶網CFO張勇表示。根據中國快遞協會的統計,2009年全國的包裹約20億件,其中約10億件來自淘寶網。目前最新的數據顯示,淘寶網每天帶來的實物包裹約500萬件。
網購需求如此巨大,在一些銷售旺季,物流“跑不動”的情況就時有發生,特別是春節之前,因為到貨速度慢引發的網購投訴屢屢發生;而倉儲建設方面的投資很大,回報也慢,又有很大的平臺特性,因此盡管不少電商企業曾表示愿意投資倉儲物流公司,但更多仍在“觀望”。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云坦言,“我想淘寶銷售額明年沖1萬億,而1萬億到3萬億最大的障礙就是物流”。為此,他表示不能再等,并將物流體系戰略視為今年“唯一也是最重要的決策”。
首期逾200億投建倉儲
據了解,阿里倉儲將由阿里巴巴集團主導,整合社會資源和資本進行共同投資建設。
馬云強調,阿里物流體系戰略的原則是“不以賺錢為目的,但不能虧本”。他還特別強調,阿里巴巴要做的是大部分民營企業不想做、不肯做、不得不做的事情,“我們將會在倉儲和信息體系上花很多工夫,這些倉儲建起來以后,我們將向所有快遞公司、物流公司開放”。
此前,阿里巴巴集團已投資了包括星辰急便和百世物流在內的兩家物流企業,并且參投了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旗下物流企業普洛斯公司,但在倉儲方面還沒有任何直接投資。
而此次,阿里倉儲將被定位為專業的物流地產商,將成為中國電子商務產業社會化的倉儲服務平臺。任何物流企業、淘寶網的賣家、獨立的B2C電子商務網站等都可以使用阿里倉儲的公共服務。
張蔚表示,在一期,阿里巴巴集團將聯合金融合作伙伴投入200億到300億人民幣。而在物流行業的其他領域,阿里巴巴集團將主要以投資的方式參與。“我們非常歡迎VC、PE和金融資本參與。在參與方式上我們沒有限制,希望以開放、靈活、共贏的方式和大家合作。”張蔚透露,目前阿里巴巴集團已經在與一些投資機構洽談合作事宜。
據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童文紅透露,考慮到目前電子商務發展的現狀,華北的京津區域、華東的長三角區域和華北的深廣珠地區將是優先考慮區域。未來阿里倉儲將主要針對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南和西北七大區域選擇中心位置進行倉儲設施投資。“初步設想將在上述三個區域選擇若干城市獲得倉儲用地進行開發建設,開發體量初步設定為每個區域100萬平方米左右。”童文紅說。
阿里巴巴集團某高層表示,將來阿里倉儲肯定有一個自己的商業模式,最簡單的商業模式就是租金和地產的增值。“我們現在之所以不擔心商業倉儲這個模式,是因為如果物流第三方服務商、配送公司和整個供應鏈上的這些企業能夠支撐3萬億至5萬億的網購交易額,倉儲本身是能盈利的。”
他坦言,因為倉儲的固定資產投資很大,而且要超前投資,風險比較大,所以才會成為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瓶頸,阿里巴巴集團愿意自己先來把這條路走出來,初見成效之后,將會有更多的資金和合作伙伴來做這個事情。
“上一個十年,電子商務的三座大山是信用、支付和物流;未來的十年,我們將會在制度、物流、數據上面做文章,向社會分享我們的資源,鼓勵大家建立共榮的生態圈。”馬云表示。
本文經授權 由易分銷發布,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m.cctviv.com/college/news/1188.html
《免責聲明》如對文章、圖片、字體等版權有疑問,請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