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大筆融資引對賭猜測
京東網上商城第三輪融資總額達到15億美元,這筆號稱國內互聯網市場的“單筆最大融資”讓外界對京東與投資方的合作條件備受關注。昨日,有消息稱,京東商城CEO劉強東在第三輪融資中被迫與風險投資商簽署對賭協議。但劉強東隨后在微博上澄清,其僅在京東商城首輪融資中簽署了對賭協議,之后沒再簽署。不過,對于外界關注的劉強東是否仍是京東商城大股東,其沒有予以回復。
昨日有消息稱,京東商城剛剛完成的第三輪融資代價非常大,被迫跟風險投資商(VC)簽署對賭協議。風險投資人要求,京東商城今年銷售額必須要達到250億元左右,2012年實現100%增長達到500億元,2013年增長50%達到750億元。否則,劉強東和整個創業團隊必須離開。
更有人士透露,京東商城去年底已經出現資金問題,融資迫在眉睫,這也是劉強東被迫與投資人簽署對賭協議的原因。
不過,劉強東隨后在微博上予以否認。“京東只有第一輪協議中簽署了對賭條款,只用兩年就贏得了五年對賭條款,之后再也沒有簽署。”劉強東表示,強烈建議創業者拒絕和任何投資人簽訂對賭協議,這常會讓你在短期對賭和公司長遠發展二選一,無論何種選擇,都不會是好結果。
資料顯示,京東商城首輪融資是在2007年,投資方是今日資本,融資額為1000萬美元。劉強東直言,京東在和今日資本合作之前,其實已經和國內某最大彩顯集團簽署了融資協議,共500萬元人民幣,并且第一輪150萬元已經到賬幾個月,之后該公司陷入虧損,后續350萬元無疾而終。隨后,京東商城退還了彩顯集團首輪150萬元資金,并與今日資本重新談下1000萬美元融資。
業內人士分析,企業與投資者簽署對賭協議是比較普遍的問題,這也是一種風險管理控制,不過,對賭條件的苛刻程度不同。從傳言中的劉強東與VC的對賭條件看,僅是銷售額增長,對于京東商城不斷擴大品類和3C產品單價較高的經營特點看,達到條件并不太難。而永樂創始人陳曉當年與大摩簽署的對賭協議是用利潤后盈利數額定輸贏。由于永樂當年沒有完成盈利任務,陳曉輸掉了永樂。
另外,在4月1日劉強東正式宣布京東商城第三輪融資15億美元的同時,外界就對劉強東及其管理團隊對京東商城的股權稀釋程度和控制權問題比較關注。劉強東當時表示,其對京東商城擁有絕對控制權,并擁有董事會半數以上席位。
不過,業內人士認為,電子商務雖然是近年投資機構看好的熱門行業,但是電子商務企業引入資金肯定會影響到創業團隊的控制權問題。外界猜測,經過數輪融資尤其是完成國內互聯網最大單筆融資后,劉強東面對質疑只強調董事會席位的做法,可能已失去大股東地位。
本文經授權 由易分銷發布,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m.cctviv.com/college/news/1612.html
《免責聲明》如對文章、圖片、字體等版權有疑問,請聯系我們 。